近日,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传出消息,拟对中介机构违规代提公积金的行为进行严格整治。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,不仅关乎公积金使用的合规性,更涉及广大缴存职工的切身利益。本文将深入分析政策背景、违规代提乱象的危害,以及合规提取公积金的正确途径。
一、政策背景:为何此时叫停违规代提?
公积金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职工住房消费提供长期资金支持,但近年来,部分中介机构利用政策漏洞,通过伪造材料、虚构租房合同等手段,违规帮助职工提取公积金并收取高额手续费。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公积金管理秩序,还可能涉及骗提骗贷等违法行为。
北京市此次拟出台的整治措施,是响应国家对公积金监管趋严的大趋势。2023年住建部曾明确要求各地加强公积金提取审核,重点打击虚假租房、虚假购房等违规行为。北京作为一线城市,公积金资金池规模庞大,规范管理势在必行。
二、中介违规代提的三大危害
1. 损害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
公积金是职工长期积累的住房保障资金,违规提取会导致资金池缩水,影响正常购房、租房职工的贷款额度与利率优惠。
2. 职工面临法律与财务风险

通过中介伪造材料提取公积金,一旦被查实,职工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,面临资金追缴、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。部分黑中介还会在操作中套取用户个人信息,引发二次诈骗风险。
3. 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
违规提取的资金可能流入非住房消费领域,变相推高楼市投机行为,与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导向相悖。
三、合规提取公积金的正确方式
根据现行规定,职工在以下情形可合法提取公积金:
- 购房、建房、翻修自住住房;
- 租房(需提供真实租赁合同与发票);
- 偿还住房贷款本息;
- 退休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。
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开通线上办理渠道,职工可通过“北京公积金”APP或官网提交申请,无需中介介入即可完成提取,流程透明且零手续费。
四、政策收紧后的影响与建议
此次整治短期内可能影响部分依赖违规提取的职工,但从长远看,有利于保障公积金资金安全,维护缴存人权益。对此建议:
- 职工应主动了解政策,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业务;
- 监管部门需加强技术手段,如联网核查租房合同真伪;
- 优化提取条件,针对低收入群体等特殊需求提供更多支持。
北京此次行动释放了明确信号:公积金监管将更趋严格,违规操作的空间将进一步压缩。职工唯有合规使用,才能真正发挥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。